你對15歲至24歲的青少年族群的印象是什麼?草莓族?啃老族?還是宅男女一族?當社會普遍對於青少年世代抱持「一代不如一代」的印象時,以推動青少年權益為宗旨的「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」(簡稱『台少盟』)以一年時間至各地拍攝台灣各角落的青少年勞動者,並用鏡頭紀錄當前青少年世代的勞動畫面,推出「從0到1-青少年勞動群像攝影展」。1218於台北巿電影主題公園都巿藝術方塊舉行展出記者會,會中邀請三位年僅19歲的青少年勞動者--克帆、姝蓉及承翰,現身述說他們的勞動心路歷程。

↓「從0到1-青少年勞動群像攝影展」於台北巿電影主題公園都巿藝術方塊舉行展出記者會,三位年僅19歲的青少年現身述說他們的勞動心路歷程。

青少年勞動者群像記者會1.JPG 

姝蓉認為打工讓自己成長許多,「工作會遭遇很多不順心如意的挫折,讓人學會克服困難,學會堅強,這是學校所沒有辦法教導,卻無比重要的一課。」;從國中開始打工的克帆也分享道,「自己因為家境而提早有了工作經歷,跟只會讀書的同學們比起來,我已經走入人群,獲得許多承擔責任、面對挫折的寶貴經驗」;在印刷輸出公司工作的承翰更表示,「會出來打工是因為不喜歡念書,但有工作歷練後,讓自己找到了人生方向,從而有意識的選擇回到學校繼續學業,不再傻呼呼的不知道為什麼要念書」。三位青少年勞動者也分別道出,希望社會不要再將他們視為『草莓族』而已,『沒有給我們機會,我們就無法表現自己!』他們認為草莓族並非青少年的專利,工作讓他們肯定了自己的價值。

台少盟理事長解慧珍表示,「這些青少年的經歷讓我們知道,他們跟我們成年人一樣,有各式各樣的樣貌跟需求,需要我們支持他、鼓勵他,給他們正面的肯定」。台北市勞工局高俊儀主任則強調,「青少年是勞工階層中非常重要的活力泉源,青少年勞動群像展更加展現出這種值得肯定的青少年勞動價值,勞工局會和民間共同努力,讓這些青少年擁有更好的揮灑空間」。全家盟法務召集人黃聰智認為,「工作經驗是讓青少年成長茁壯的必要經歷,家長們應該體認到,讓孩子成長的不只是關愛和呵護,還有孩子出外闖蕩時給予鼓勵與支持」。

台少盟祕書長葉大華表示,社會總會批評台灣青少年是自我中心、抗壓性低、對社會冷漠的『草莓族』,但勞動就是最直接的社會參與,透過攝影集裡二十位青少年勞動者的樣貌,將以影像與文字來破除這些偏見與迷思。而由於「萬般皆下品,唯有讀書高」的觀點糾纏青少世代超過千年,再加上高等教育普及化,大多數民眾對這世代的年輕人仍抱著「應該以教育為主,工作等出社會再說」的觀念,以致於對在職場遇見的15歲至24歲的青少年就直覺下了「不會唸書才會工作」的刻板印象。雖然近年來青少年勞動參與率呈現下降趨勢,但並不代表青少年的就業需求並不存在。事實上,據勞委會統計,民國98年間約有近75萬名15~24歲青少年投入就業市場。

她表示,一大群提早進入勞動職場尋求經濟獨立的青少年,就在我們身邊參與各項工作,這群龐大的勞動力,是維持社會運作的重要力量之一,75萬名青少年勞動者集體創造出的勞動價值更是無法估計,他們在社會各角落默默付出,卻鮮少被正視與看重。

「要讓社會關心他們,就必須先讓社會看見他們」,葉大華強調。因此,為了真實呈現青少年的勞動樣態,台少盟以近一年時間,透過各種管道尋找到20位在各行各業就業的青少年,並以平面影像真實紀錄他們的勞動身影,忠實呈現當前青少年工作者的真實樣態,並佐以各項青少年勞動數據,籌劃『從01~青少年勞動群像』攝影展,期望透過真實的勞動身影及資料,讓社會大眾更深層的貼近勞動新鮮人的多元面貌,呈現青少年世代的勞動價值,「其實我們的青少年們並不草莓」!

台少盟同時出版『從01~青少年勞動群像』攝影集,透過20位青少年與雇主或主管的對話,呈現青少年與成年人對於勞動職場的立場與觀點差異,促使世代之間的溝通與相互理解,同時也為具備多元及可塑性的青少年族群,同樣能夠符合講究專業分工的當前勞動需求,提供最好的佐證。「青少年勞動群像攝影展」展期至116為止,歡迎台北巿民前往觀展,一同貼近當前的青少年勞動族群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FamilyCSR 的頭像
    FamilyCSR

    逆風少年大步走

    FamilyCS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