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記者鄭沛揚台北報導】教育局至今未有完善實施辦法,使得自學生被社會定義為中輟生或「尼特族」。各地自學生與家長30日齊聚一堂,要求教育局修正「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辦法」。

 
新聞.jpg 

考量在校成績不公平

 

教育部表示,學生在校成績並非免試入學必要條件。但多元學習的國中自學生,沒有在校成績參加甄選、申請等多元入學方式,只能透過每年名額遞減的登記分發進入高中職。台北市「北星計劃」也將在校表現納入考量,自學生家庭大呼不公平,建議教育局應將學生學籍集中管理,以外加名額、專案方式保障自學生入學權益。

 

根據「保障教育選擇權聯盟」統計,北市今年在家自學的人數突破3百人,顯見入學方式需要相關單位重視。自學生家長發言指出,在家教育重視多元學習,單比考試會讓孩子顯得相對弱勢,看似「公平」的基測其實有欠公允。家長們希望以評鑑、報告方式代替測驗,以外加名額進入學校就讀。對於只求高中文憑的學生來說,他們希望能回到學校參加感興趣的課程,其餘時間進行在家自學。

 

不入學也要繳學費

 

自學生家長強調,自學不是中輟,而是多元學習,許多國中自學生選擇到大學旁聽,提早接觸有興趣課程,競爭力不輸同齡學生。目前高中選擇在家自學者,需要付學費在學校掛名學籍,造成家庭負擔。家長不解為何進行自主教育,不動用國家資源情形下,仍要繳交為數不少的學雜費。

 

北市教育局副局長林騰蛟回應,「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辦法」是針對義務教育,也就是國中、小學童的特殊辦法,高中目前未有相關法源依據,北市教育局會向教育部反映,家長質疑的部分是未來修法的重要依據。

 

對於自學生最關切的成績評量方式,林騰蛟表示目前北市採計3種方式,特教生會有巡迴教師至家庭評定,爭議較小。正常自學生一是配合設籍學校,回校參與定期評量;一是由家長自行評分,兩種皆可登錄為在校成績。此言一出引發現場家長不滿,立即有人質疑到校評量嚴重干擾自學生學習進度與安排,違背實施辦法允許家長自由選擇評量方式精神,部分學校根本不承認家長自行評定成績,教育局說法「實在可笑」。

 

林騰蛟聞言尷尬澄清,學校依規定應通知自學生參加定期評量,但選擇權在學生,評量成績登錄為在校成績,不納入個人獎項計算;家長評分部分應是學校行政人員認知差異,教育局會行文加強溝通。

 

北市教局改善規劃

 

林騰蛟強調,自學生「有權利」參加明年開辦的「北星計劃」,但須符合設籍同一學校,前5學期成績占前40%資格。林騰蛟坦言,各校擬定入學辦法不盡相同,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校外競賽成績如不納入,「會相對弱勢」,他承認教育局當初規劃時忽略自學生部分,未來會積極改善維護自學生權益。林騰蛟表示,自學生族群逐年成長,是教育不可忽視的版圖,教育局歡迎學生、家長直接向教育局反應問題,教育局會積極處理。

 

新聞圖片來源:台灣立報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FamilyCSR 的頭像
    FamilyCSR

    逆風少年大步走

    FamilyCS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